公共建筑由电耗限额管理转向能效分级后,在能耗管理方面会有哪些变化? |
信息来源:优德-优德w88-优德体育 |
公共建筑电耗限额管理是能效分级管理的基础,在“十二五”时期,基于公共建筑的用电计量基础条件比较好,先实施了电耗限额管理,到现在数据条件成熟,已过渡到涵盖电耗、气耗、热耗的全能耗管理。具体来看是“一个不变,两个变化”: 不变的是管理的初衷。无论是电耗限额管理还是能效分级管理,管理的初衷不是限制用能,而是通过能耗管理提高公共建筑的用能效率,减少能源浪费。 变化的是管理的能耗范围和管理模式。电耗限额管理所涉及的能耗只有电耗,能效分级管理是全能耗管理,包括电力消耗、燃气消耗、热力消耗。能效分级管理更注重于提供服务。虽然管理的能耗种类更多了,但主要是以建筑业主自主开展能效分级为主,政府主要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的方式开展。后续会有服务系统上线,可在服务系统内开展能效分级、并逐步实现能源审计、合同能源管理等功能。 |